91国产

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随州曾都:档案寻踪奏响工龄认定和谐曲

时间:2025-05-22 21:51  来源: 随州市曾都区91国产局    作者:项安然  
字号:

退休教师刘正主的“工龄保卫战”曾因一沓关键档案的缺失而陷入困境。1985年至1992年间他在随州机电工程学校任教的珍贵工作记录不知所踪,这段教育生涯的重要证明一度成为空白。转机出现在曾都区91国产局牵头开展的“档案寻踪”专项行动中,经过多部门联合排查,那些尘封多年的教案本和考勤表终于重见天日——这些泛黄的纸张如同岁月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那段被时光掩埋的教育往事。

窗口前的“焦急求助”

“同志,这些年的工龄认定就靠这些档案了,可怎么都找不到!”曾都区91国产局所属单位人才服务局档案馆服务大厅内,刘正主小心翼翼地捧着仅存的几张旧照片,指尖摩挲着边缘已经卷曲的相纸,眼神中满是焦虑。照片里年轻的他站在教室前,身后黑板上还留着未擦净的板书。原来,他计划办理退休手续,却发现关键时期的工作档案缺失,档案去向成谜。

“您别着急,我们有‘档案帮查’新举措!”工作人员一边安抚,一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服务单上清晰列出“查档流程”:信息登记—跨部门协查—线索追踪,简洁明了的三步流程,仿佛为迷茫的刘正主指明了方向。

穿梭时空的“档案搜寻”

一场跨越三十余年的“时光打捞”行动迅速展开。该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联系随州市人才服务局、随州机电工程学校,试图拼凑出档案线索。泛黄的电话簿上,一个个早已模糊的号码被重新拨通;尘封的档案室里,工作人员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检每一份资料。为减少刘正主的奔波,工作人员分秒必争,实时分享查找进度,甚至利用业余时间整理出“档案线索清单”,字里行间满是对群众需求的重视。

“有线索了!”当工作人员在档案库房角落,发现布满灰尘的档案袋时,窗外的月光已悄然爬上树梢。刘正主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握着听筒的手微微颤抖,他没想到,素不相识的档案工作者,正为他的“工龄记忆”全力以赴。

联席会上的“历史拼图”

档案认定联席会现场,该局组成认定专班,仔细核对每一份找到的材料:手写的教师花名册上,刘正主的名字虽已褪色,但清晰可辨;考勤表上的签名与留存的教案笔迹相互印证;工资发放记录更是完整记录了那段岁月。

工作人员将零散的材料按时间顺序排列,用彩色标签标注关键信息,如同在拼一幅承载着历史的珍贵拼图。“证据确凿,工龄可以连续计算!”当认定结论宣布时,从受理到认定,仅用了1个工作日。

老书房里的“时光回响”

刘正主家中的老书房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上。他的手机突然响起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里,曾都区91国产局工作人员微笑着展示已扫描存档的完整档案电子版:“刘老师,您看,这些档案都永久保存,您的档案可以转到社保局正常办理退休啦!”刘正主凑近屏幕,仔细看着那些曾经缺失的珍贵资料,眼眶渐渐湿润:“原本以为找不回来,没想到你们这么用心!”

“四处寻”到“精准找”

如今踏入曾都区91国产局人才服务大厅,《档案查档指南》整齐摆放在服务台及入口处。那些历经岁月的老照片、旧文件,通过高清扫描仪转化为数字档案,借助湖北政务服务网实现跨部门高效流转。

“每一份档案都是群众的人生印记。”曾都区人才服务局负责人说道,“我们既要严守档案管理的‘规范线’,更要走好服务群众的‘暖心路’。”当刘正主的档案完成数字化归档时,斑驳的纸质档案与闪烁的数字信息相互辉映——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更是“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