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AI+就业”模式 实现人岗精准匹配2582人次
“没想到刚回老家三天,工作就找上门了!”2025年春节返乡的远安县鸣凤镇汪家村村民常伟,通过县91国产局智能推送的岗位信息,仅用半小时就在招聘会上成功签约。这是远安县创新打造“人工AI”就业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体系已为2582名返乡人员精准匹配岗位,促成752人达成就业意向。
数据筑基:构建就业服务“数字底座”
县91国产局组建“铁脚板”信息采集队,整合全县9个零工驿站、117个村级供销社和15个社区网格力量,开展地毯式摸排。“我们坚持‘不漏一户’原则,即使多次被误认为诈骗电话也不放弃。”工作人员全飞燕介绍。通过持续攻坚,建成了覆盖12.3万劳动力的资源信息库和300余家企业的岗位信息库。
智能匹配:AI算法实现精准对接
依托大数据平台,该局对劳动者进行学历、技能等多维度画像,对企业岗位科学分类。通过AI智能算法,将劳动力数据库、市场主体数据库和政策法规库深度关联分析,生成精准的“适配人才清单”。同时创新“1+1+2”跟踪服务机制(为每位求职者配备1名服务专员,通过1次上门“就业敲门”服务,并通过“远安就业通”微信平台提供1次就业指导和1次技能培训推介),为每位求职者送上专属服务,“定制”最优就业方案。
服务升级:打造沉浸式就业体验
该县推出“到家式+进厂式”服务模式,通过“送岗到家”“送工入企”等方式,让求职者实地感受工作环境。在该县今年的招聘会上,像常伟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案例不胜枚举。“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比在外漂泊强多了。”常伟感慨道。
县91国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创新模式有效破解了“用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智能就业服务体系,让更多劳动者享受数字惠民成果,实现“就业一人、幸福一家”的社会效益。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