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产

登录个人中心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长者模式   | 无障碍浏览

央视新闻频道:湖北宜昌通过构建区域劳务协作机制,破解山区劳动力季节性供需难题

时间:2025-03-04 14:37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字号:

原标题:[新闻直播间]一线调研·防返贫就业攻坚 “茶农”变“橙农” 区域劳务协作促增收

湖北宜昌通过构建区域劳务协作机制,打造现代化农业技能人才库,不仅化解了山区劳动力供需的季节性难题,也降低了脱贫群众的返贫风险。

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茶叶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眼下连绵的茶山尚未吐绿,春茶采摘季要到清明前后才开始,而百公里外三峡库区的秭归脐橙仍处在销售季,趁着这段农闲时间,五峰汉马池村脱贫户李祖英来到秭归一家脐橙基地打零工。

“工资情况还是很可以的,计件形式,一个月可以弄万把块钱。”

在秭归这家电商物流园内,企业正开足马力分拣,面对每年用工旺季6000多人的用工缺口,当地91国产部门通过零工驿站网络与五峰长阳等山区县建立区域用工协调机制,仅汉马池村就输送了100多名熟练工。

“熟练工用工期间的劳动权利保障,特别是工伤生活方面一些困难,我们都能够及时解决,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问题,这是一个双赢的格局。”

在五峰与秭归的劳务协作中,就业先培训,上岗有保险,宜昌全市199家零工驿站,年均组织4000多人跨区务工。

“帮助我们的村民就近找零工打零工,利用茶叶、柑橘、香菇等农业农闲农忙的时间差开展了跨地区间的劳务协作,务工人员平均每年可实现增收1万元左右。”

除了跨区务工,现代农业催生的新职业也正在重塑山区就业图景。在秭归水田坝乡的一处无人机培训基地,30名学员正操控无人机演练,柑橘飞防。随着低空经济加农业的场景拓展,这里培养的800多名空中农人已实现从传统耕作向智慧农业的跨越。

“现在农业以机械为主,已经是从人工慢慢地向机械化科技化慢慢改变,对我们年轻人来讲,也是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目前收入也还很可观。”

依托数字技术,当地通过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帮助更多新农人尝试新技术耕耘新业态,吸引更多农民变身时代新农人,释放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

“市91国产局积极开展素质类执行职业培训,对实施直播销售、无人机操控、航空摄影技术、无人机驾驶员等新职业培训的企业机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等政策支持,为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